•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速企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重庆:全链条护航科创“新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1 15:32:03   浏览次数:2  发布人:05c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今年1月,我们研发的全新防爆四足机器人续航能力突破5小时!”3月28日,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海外负责人李新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今,这批“钢铁卫士”已奔赴西亚油田执行安全巡检任务。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重庆市的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深耕防爆机器人领域十余载,曾因为“轻资产、高研发”的行业特性遭遇融资瓶颈。对此,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渝中支行以“信用+专利权质押”创新模式为企业雪中送炭,202


    “今年1月,我们研发的全新防爆四足机器人续航能力突破5小时!”3月28日,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海外负责人李新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今,这批“钢铁卫士”已奔赴西亚油田执行安全巡检任务。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重庆市的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深耕防爆机器人领域十余载,曾因为“轻资产、高研发”的行业特性遭遇融资瓶颈。对此,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渝中支行以“信用+专利权质押”创新模式为企业雪中送炭,2023年至今累计授信1亿元,助力“专利”加速转化为“红利”。

    近年来,重庆立足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把发展科技金融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构建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助力科创“新苗”破土成林。

    推陈出新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百科鼎昱是重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知名车企的一级供应商。2024年2月,伴随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面对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大量订单涌入,公司在资金调配上遇到了困难。华夏银行重庆分行及时为其匹配了全国首个“经营成果挂钩贷款”金融产品。仅在5个工作日内,300万元贷款便成功发放。

    与常规贷款不同,“经营成果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经营成果表现挂钩,采用利率“前低后高”的灵活计息方式,进行弹性定价,平衡了企业利息偿付负担与盈利能力。华夏银行重庆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永利介绍,目前重庆分行已累计为14家高成长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成果挂钩贷款”,总贷款额度达7100万元。

    鉴于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性,重庆积极引领金融机构开拓创新信贷产品。

    “近年来,重庆围绕科技型企业发展特点,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授信评价机制和信贷产品体系,推进‘一行一品’产品创新,创新落地‘经营成果挂钩贷款’‘贷款+认股权’‘科企梯度贷’‘梯度培育挂钩贷’‘知识产权挂钩贷’等金融产品,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达100余款。”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海滨介绍。

    面对信贷风险,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建立政银分担的风险补偿机制,让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不再“畏手畏脚”。

    同时,重庆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政银企对接机制,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统计,截至2月底,重庆市“双倍增”计划下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100亿元。

    完善体系 全周期服务科企发展

    “种子基金给了我们破土而出的力量。”在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星空原野公司创始人周少阳正调试新一代便携式赤道仪,凭借该基地的50万元孵化基金和100万元市级种子基金支持,这支由“90后”组成的团队,仅用半年便完成赤道仪项目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

    这正是重庆培育科创“种子”的生动注脚。在2024年出台的《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单项目最高支持200万元,为初创团队点亮“最初一公里”的明灯。注册资本100亿元的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构建起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集群和投资矩阵。

    “我们像园丁般培育创新物种,投资的项目70%以上具备硬科技属性,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投资未来产业。”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念表示,截至2024年底,集团参股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306个,投资金额43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732亿元,并孵化555家高新技术企业、1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我们推进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加强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辅导。”重庆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重庆市地方金融局副局长龚荣洁介绍,近3年上市的21家企业均为科技型企业,占全部上市公司总量的五分之一。

    通过“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各职能部门协同织出企业发展“护航网”,让每粒创新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净增11296家、1218家;技术合同成交额974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雍黎 王姗姗)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5c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su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