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开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根本目的在于激活劳动积极性,发展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
改革从放开各种限制进行价格改革开始的。农村土地生产由生产队集体劳动转为家庭土地承包制,城市企业生产从计划指令转为包干制。在完成包干任务后,多生产的东西归劳动者所有,生产积极性极大的发挥出来。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长达20年的持续物价上涨,一方面价格上涨是由于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持续的货币超发,导致纸币增长的比实物增长的快,钱也就不值钱了。
在《1980年代的英国国企改革》中,我们讨论过英国1980年代的通胀原因是中央财政持续补贴亏损的国企(主要的煤炭企业),而财政收入远远不够补贴亏损,造成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越发越多,通胀持续上升。
1980—1990年年代,中国的通胀也是这个原因,通过印钱弥补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发。
适度通胀有利于促进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长期通胀会加剧财富不平等,特别是对中低收入群体造成极大损害,任何经济都会受到长期通胀的损害。
因此如何控制货币超发,从而控制通胀成为1990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
这样1990年代的银行业改革逐步展开,主要措施有三个:
1、实行分业经营:
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国家部委。
成立商业银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地方政府不得干预。
成立政策性银行,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主要解决粮食收储收购资金。
2、对商业银行注入资资本金,
1995年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达到20%,通过注入资本金,并进行债转股,使商业银行具备独立自主经营的能力。
3、建立金融市场
成立同业拆借,债券,短期票据,外汇等金融市场,企业融资和财政融资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通过市场化风险定价,使企业和政府建立起风险信用意识。
2005年起,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步完成。
2000年后,中国的物价涨幅一直控制在各位数,持续高通胀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