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重要部署,指引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以及未来的战略任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必须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和重要途径。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如崇仁爱、守诚信、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等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要深耕中华文化创新源泉,铸就中华文化魅力之魂。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造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创新成果。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要重构中国国际传播的叙事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国际话语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数字时代的媒体传播话语需要通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对象的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实现话语权的重塑。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植根中国人民伟大实践、树立世界眼光,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建立涵盖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媒体集群,形成以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账号为主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围绕我国外交总体布局、结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宣介中国主张,展示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充分展示了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向世界呈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真义在于互学互鉴。近年来,我国通过大量引进翻译国外经典著作、举办世界古典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国际电影节等方式学习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拥抱世界其他文明。在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筑牢中华文化根基,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造更多符合当代中国现实与世界进步潮流、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征、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崭新优秀文化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时代价值与思想活力。在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地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