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核心素养”这个词频频出现。我们就是觉得“核心素养”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究竟在课堂中实施呢?
今天的语文教研活动圆桌讨论的主题是:“素养课堂如何落地?”。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核心素养”?通过读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清晰的认识。“素养”是个体的习性、习惯,是一种社会价值,是一种人类文明,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人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素质”就其本意而言指的是人生而优质、先天具备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纯天然的,是人发展的基础、可能性和条件,对一个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时很知识决定性的影响。
“核心素养”是指正确的价值观、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关键能力”是指①剩下来的东西。就是你走出学校以后,你通过长期的积累、积淀后,还有的,还存在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时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和素质②带的走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这种延迟显现的效果确实真正有效的甚至长效的。“带得走”的东西,我想就是能够迁移运用的东西。③可再生的东西。能力指的是能增值的东西,即能力会产生和创造出其他知识、技能和能力。“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通用能力。余老师认为: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这就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审美能力”的体现。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这就是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天线和综合反映。
必备品格是指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呢?我们认为,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学科活动意味着对学科知识进行加工、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化、转化、升华。学科活动该如何开展呢?那就是“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种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堂上的实施。
我想只有弄明白了这些概念,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去实现“素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