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继续关注农民工群体。
邹彬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栗山村的“砌筑世家”,父亲、两位叔父、舅舅都是村里的老砌筑师傅。因此他对这个行业既熟悉又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18年、2023年,他先后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以来,邹彬的名字一直与农民工群体紧密相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
“一路之隔,一边是新型的装配式加工厂,另一边的大厅里,焊接工依旧在做着小部件的焊接工作。”在长沙机场T3航站楼项目现场调研时见到的场景让邹彬印象深刻。
“现在机械干活,做得比我们快,还比我们好。”有十几年工龄的焊接工刘师傅随口的一句话令邹彬意识到,近些年,社会各界和政府“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呼声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不高、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更加迫在眉睫。”在邹彬看来,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离不开行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力 :
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支持与环境营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系统化集成设计和标准化设计。转型升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还包括管理模式和行业标准的更新。一是加强国家标准提升引领,通过更新规范行业标准,构建发展良好生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示范交流平台搭建和意见征集,推动行业内部集思广益和协同发展。三是鼓励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引领行业精益建造水平,助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要推进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帮助产业工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既包括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在职产业工人的知识升级,更包括老龄产业工人的技能转型。要形成合力,面向传统产业领域培养一批数字化转型人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一是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面向产业和产业工人转型需求打造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二是加快健全在职产业工人知识更新、技能认证和学历提升通道。整合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及厂区、企业、劳动局等资源,不断丰富产业工人在职继续教育项目,从素质、技能、学历多方面提供在职提升通道。三是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在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中的作用,向在职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面向大龄农民工做好再就业技能培训和扶持。
基层出身的邹彬与农民工群体之间好似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让他对农民工的职业转型与职业结构优化充满期待,他说,“农民工如果能够实现职业转型,这不仅能提升技能水平和工资待遇,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紧跟时代发展,成为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型产业工人。”
(采编中心 杨文青)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6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