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同时,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境。那就是一些亲戚,会“专门”挑那些自己很讨厌的话题聊天,搞得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可又不好直接发作,导致整个人很不爽。
有人会觉得,是这些亲戚情商低,不会聊天;也有人觉得,是这些亲戚没有边界感,问的问题越界了;还有人觉得,是这些亲戚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就喜欢抓着小辈说教,以展示自己可怜巴巴的那一点小小的优越感。
今天,我想从一个角度,来为这些亲戚正一下名。
首先,作为他们来说,局限于时代,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上一辈子都在自己的老家生活,见识十分有限。
其次,年轻人平时都在外打拼,相互之间见面的机会非常少,见了面彼此既熟悉又陌生,不知道聊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认知鸿沟,导致了他们不知道要给现在的年轻人聊什么。所以,为了避免尴尬,他们就只能从自己熟悉的事情上聊起,那他们熟悉什么呢?
当然是生活,是工作,是婚姻,是孩子,是教育。
那么,翻译到年轻人那里,就变成了在哪里上班?工资多少?买房了没有?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孩子学习怎么样?
你看,全部都是年轻人不想聊的,觉得是自己比较私密的、不想和别人沟通的话题。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是这些亲戚很讨厌,专门要和自己聊这些“烦人”的话题,事实上,只是他们不知道与你聊什么,只能通过自己熟悉的事情,表达自己一点来自于长辈的关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