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初,周浦监狱“利剑工作室”对新一批刚入监罪犯进行例行查档时,罪犯刘小强(化名)的档案引起了民警注意。档案显示,刘小强入狱前无业,有多年吸毒史,曾多次被行政处罚,还有几次入狱记录。
就是这么一个“经历丰富”的新收罪犯,“姓名”一栏却显示“自报名”。工作室民警们反复研究,深感“这不应该”,决定一探究竟……
带着疑问,民警细嗅蛛丝马迹…
“利剑工作室”是周浦监狱在审理中心的基础上,抽调狱侦条线精兵强将组建的专业工作室。民警认为,在户籍资料完全网络化时代,罪犯“自报名”的空间和可能越来越小。更让民警怀疑的是,刘小强没有书信、亲情电话,平时面对监区主管民警的谈话教育十分谨慎——他究竟隐藏了什么?
监狱立即函询公安机关,请求对刘小强身份信息开展调查。很快得到反馈:结合年龄、经历等要素特征,户籍系统显示“刘小强”为“网逃”人员,案由是2021至2022年在G省涉嫌网络赌博诈骗。但是把服刑信息照片与户籍信息照片对比,系统显示相似度远低于认定标准,公安机关给出“排除为同一人”的结论。
面对疑云,民警从未放弃努力…
深挖余罪工作出现僵局。在监狱的“刘小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冒名在逃的“刘小强”?一连串的疑问,让民警更加重视关注他。面对狱侦民警的谈话讯问,刘小强应对自如,毫无波澜。
但是,对2021至2022年的经历,刘小强一直语焉不详、避重就轻。他坚持说那段时间不在G省,只说在外打工。同时,“几进宫”的经验让他对同监组其他罪犯产生防备,这对民警布控和掌握情况不利。查证再次陷入停顿。
正当案件处于胶着时,工作室开展了“会诊”:一个长期吸毒的无业人员毒资何来?无法确定身份本身就是重大隐患,如果刘小强身上真有余罪,那就必须把它挖出来,给社会交代!
锲而不舍,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主管民警在谈话教育中掌握犯情
工作室群策群力,决定改变策略……那段时间,刘小强突然发现民警调查“暂停”了,他感觉“风头”已过。此时,同监组的G省籍罪犯王欣(化名)有一搭没一搭地,用方言与刘小强交流,慢慢地刘小强与王欣的话多了起来。听到王欣经常谈及网上赌博的“光辉战绩”,刘小强也按耐不住了,主动“指点迷津”,揭露各种“内幕”。当王欣表现出崇拜的样子,刘小强有些得意:“两三年前我就在G省玩过这个(指网络赌博)……”刘小强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两三年”正好对得上公安机关的信息。工作室基本认定,刘小强就是“网逃”人员。
拨开云雾,“漏网之鱼”无处遁形…
审理中心、“利剑工作室”民警对讯问过程开展监听分析
那期间,工作室还深挖了另案一名罪犯张某的余罪,民警故意在刘小强面前“不经意”地谈论张某:“余罪爆了,还以为逃的掉……”
说者有意,听者惶恐。刘小强之后站在原地许久,目光呆滞。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监控视频前民警的眼睛。民警此后还掌握,刘小强那天后还向其他罪犯打听检举坦白从宽政策。工作室判断,时机成熟。
民警立即拟定审讯方案和策略,同步使用多维情绪测评新技术,并结合公安信息,发起总攻。讯问中,刘小强的每一句谎言,都被民警一次次打断点破,在层层追问下,他的最后防线被攻破,如实供述了在G省以网络赌博为噱头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之所以服刑照片与户籍信息照片差别较大,是因为换了发型、戴了眼镜,加之户籍照片拍摄时间离现在时隔好多年……
此后,案件依法移交公安机关。据查实,刘小强余罪涉及被害人100余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1、曾经自暴自弃的艾滋病犯,如今有了小家……
2、“枫桥经验”花开大墙,既解“事结”又解“心结”……
3、【个别教育手记】点亮心灵之灯,开启新生之路
编辑:汤颖杰
供稿:周浦监狱 陈羽婷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