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速企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西非论坛启新程 国际学者共话中非关系新内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5 11:46:5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5e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在文明交融的浩瀚长卷中,中非友谊如同跨越山海的精神纽带,将双方紧密相连。从郑和多次到达非洲,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往来,到近代以来抗击殖民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再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非合作论坛推动更广泛合作。不同文明的智慧之光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映照出人类追求进步与互鉴的永恒渴望。当世界在百年变局中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可能,中国和非洲正以并肩同行的姿态,以南南合作实践为基础建构超越

    在文明交融的浩瀚长卷中,中非友谊如同跨越山海的精神纽带,将双方紧密相连。从郑和多次到达非洲,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往来,到近代以来抗击殖民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再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非合作论坛推动更广泛合作。不同文明的智慧之光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映照出人类追求进步与互鉴的永恒渴望。当世界在百年变局中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可能,中国和非洲正以并肩同行的姿态,以南南合作实践为基础建构超越地域界限的发展哲学。中非合作正在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为人类文明互鉴书写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篇章,彰显着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磅礴力量。

    当地时间4月23日,以“中国与西非:携手推进现代化”为主题的首届西非论坛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和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主办。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西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和“三大全球倡议与西非发展”两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为应对时代挑战贡献南南智慧。

    论坛成功举办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2024年8月,习近平主席复信非洲50国学者,鼓励他们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智力支持。中非文明皆深植于历史沃土,历经岁月淬炼而愈发枝繁叶茂。中非智库合作以学术之光照亮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用思想伟力守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文明对话孕育出创新火种,并进一步转化为发展动能。

    塞内加尔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前研究与合作事务主任、达喀尔谢赫·安达·迪奥普大学荣休教授奥利维耶·萨尼亚(Olivier Sagna)告诉记者,就在4月4日,塞内加尔共和国庆祝了独立65周年。此次西非论坛充分彰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塞内加尔共和国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印证了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对此,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阿坎比·穆达西鲁·伊卢佩朱(Akanbi Mudasiru Ilupeju)深表赞同,他表示,首届西非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与潜在转折性影响的重要事件,因为它在推动西非地区合作和共同应对挑战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中国非洲研究院、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将中国和非洲学者及利益相关者齐聚一堂,积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对话平台,这有助于共同制定战略规划,同时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伊卢佩朱说:“我对本次论坛的两项议题格外关注,因为它们都聚焦投资和区域一体化关键事项。从长远来看,此类论坛所达成的成果,可能会对西非地区的发展路径及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定位产生深刻的实质性积极影响。”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西非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统一而有力的声音。

    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语言学、非洲与亚洲研究系中文部主任章明(Adetoro Olaniyi Banwo)也表示,在非洲国家举办中非主题论坛是一项创新举措,体现了中非合作的深化与拓展,让世界看到中国高度重视与非洲的交流合作。这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有助于学者突破传统思维,全方位、多维度地探究中非关系新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国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同时,立足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借鉴。伊卢佩朱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令人瞩目。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从数亿人口摆脱贫困到跃升为全球经济大国和技术创新者,中国的发展成果不仅在规模上令人惊叹,而且展现出独特的模式。

    谈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到之处,章明感慨万分。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成果结晶,它根植于思想、理念以及旨在改善民生的梦想和行动。此外,中国的渐进式发展道路,彰显了领导层的创新思维和对社会多元力量的统筹考量。

    贝宁《外交标签》杂志主编埃利泽·埃里贝尔-拉贝尔·阿德约维(Elisée Héribert-Label Adjovi)在发言中提出,非洲可以从六个方面理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第一,中国始终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从未屈服于外部指令或压力;第二,中国以开放为动力,持续推进改革进程;第三,中国在快速发展时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公共管理者,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第四,中国未曾被西方说服去实施所谓的“休克疗法”;第五,中国认为构建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发展;第六,中国致力于帮助其他国家实现更快发展。阿德约维进一步阐释道,中国与他国的合作以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为基础,这种合作理念源自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统以及儒家“天下大同”的思想。换言之,没有共同体精神,个人无法成功。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平衡。中非合作正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

    “中国自主探索现代化的经验,以及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为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树立了榜样。从农业发展到工业化政策,从教育普及到科研创新,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非洲国家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为西非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之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萨尼亚如此评论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共同愿景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章明认为,这意味着全人类将携手共进,努力消除饥饿、贫困、疾病、文盲、战争等诸多困扰当代世界的难题,共同缔造一个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这一理念所勾勒出的是一个团结一心、摒弃霸权行径与殖民倾向的世界。在过往岁月中,霸权与殖民行为常常带来对人类和自然的剥削与贬低,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阴影。被西方列强殖民和侵略的屈辱历史在非洲大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时至今日依旧清晰可见。”章明分析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非洲亟待通过与那些真正尊重其主权、重视其发展的国家携手合作,向着真正的进步、持久的和平、全面的现代化以及可持续的繁荣迈进。

    章明认为,在非洲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非洲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患难与共的兄弟以及可靠的盟友。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是基于有共同愿景的平等合作,中非之间的互助互济和开创性的交流合作模式,为非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

    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真挚伙伴和真诚朋友,始终与发展中国家心手相连、休戚与共、携手奋进。谈及这一点,阿德约维深有感触,他表示,2025年4月24日是万隆会议闭幕70周年纪念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并未背弃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中非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不断加强,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合作前景蒸蒸日上。自2000年起,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加强了联系。2024年3月,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上,中非学者联合发表了《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又称“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以深化全球发展合作。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应是多维度的。”伊卢佩朱表示,“我期待看到中国通过相互支持、共享发展目标以及建立更公平全球秩序的愿景,不断加强与西非次区域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西非来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带来了机遇,也启发了关于实现独立自主现代化的严肃思考。”伊卢佩朱对中非关系寄予重望,认为中非双方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非洲增加投资、基建和技术转让等交流合作,切实助力西非国家能力建设与发展议程。

    中非合力践行三大全球倡议

    萨尼亚认为,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愈发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地球村,各国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生态转型和数字转型等诸多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呼吁集体智慧和共同决策,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作与交流范式,值得各国高度关注。

    伊卢佩朱告诉记者,从非洲视角看,三大全球倡议为改善全球治理、实现持久和平与发展开辟了路径。章明也表示,三大全球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团结协作、尊重多元文化和文明。这将推动中非在政策制定和实践进程中交流互鉴,助力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谈及此,章明深有感触。他以全球安全倡议为例,表示该倡议明确各国应相互支持、平等对话、彼此尊重、真诚互助。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现代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秉持人民需求至上原则,满足、尊重并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的零和博弈思维,摒弃了权力依附模式,根除了群体优越感偏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工具。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模式正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发展所需要的。

    在萨尼亚看来,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价值在于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互鉴,而非简单地将某种模式、价值观或愿景强加于其他国家。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理念的独特理解和诠释,强调在全球性问题面前携手共进,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识。“只有当各国人民真正认同这些价值理念时,它们才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价值,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萨尼亚感叹道。

    伊卢佩朱表示,非洲国家必须主动参与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实,把握自身发展方向。“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实需要中国、非洲与世界各国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追求互利共赢,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让每个国家的声音和观点都能被倾听与尊重。”他补充道。

    阿德约维认为,作为“人类的摇篮”的非洲,应加强内部团结,走出一条与人类、自然和精神紧密相连的全球发展新路径。与此同时,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非双方需以战略眼光共育英才,为中非合作薪火相传孕育希望火种,让人才交流成为滋养中非关系的源头活水。

    本报记者 刘雨微 练志闲 褚国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姚晓丹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5e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su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