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位列其中。
实现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痛点的切实举措。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跨区域服务便捷度,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更大便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数字化改革解决“不能认”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化建设是关键支撑。过去,各医院的检查检验相关信息只能在院内使用,重复检查等问题给群众就医带来不便。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结果,如何在同一个平台上看得到、看得准?重庆市推进数字化改革,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结构、统一质量的数据库,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联通全市1233家医疗机构,打破“医疗信息孤岛”,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实现跨层级、跨机构互认。
“孩子这两天不发烧了,但还是咳得厉害……”1月2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诊室内,37岁的江女士抱着儿子对医生说。接诊医生在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上发现,5天前,患儿曾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做过胸部DR检查。经过江女士同意后,医生马上在平台上调阅了DR检查报告。“检查结果我们可以互认,孩子只需要再做个血液分析检查就行了。”得知孩子不用重复做DR检查了,江女士的焦虑情绪缓解了一些。
检查结果互认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重庆市打造“医检互认”应用,开放调阅渠道,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调阅查询全覆盖。“医生说这些检查不用做,在电脑上调结果就行。”近日,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蒋先生感慨,这真的很方便,也节省了费用。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和“医检互认”应用,各医疗机构医生经患者同意,以高清无损的方式实时查看患者的原始检查检验结果,在符合互认的条件下,对其他医院的结果予以认可,减少重复检查检验,实现“一次检查、终身查询,一地检查、全市互认”。如3个月内有重复检查的,系统会自动提醒。
据悉,截至目前,重庆市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量达到78.85万人次。
统一标准破解“不敢认”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前提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辖区内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什么情况下能互认、什么情况下可以重新检查、互认原则是什么。
“为了让医生‘敢认’,我们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统一互认范围、互认项目、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实现‘一体质控,全市互认’。”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杨相玲介绍。
“做好质控,形成标准,是推进互认的保证。”重庆市医学影像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何晓静表示,重庆市医学影像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订了《重庆市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技术操作指南》,统一了80项医学影像检查互认项目标准,涉及诊疗中大部分常用、高频、高值检查项目,并详细写明了检查体位设计、设备参数设计、影像评估标准、解剖结构显示等内容。
杨相玲表示,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重庆市还明确了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的8种情形。如,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
此外,为调动医疗机构参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积极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医保局建立健全数字医学影像服务医保支持政策,规定区县医保预算总额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均不作调减。各医疗机构也纷纷推出互认激励政策,结合实际将互认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内部绩效考核,体现临床医生互认技术劳务价值。
跨省域互认提升获得感
为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重庆市积极探索跨省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这份民生“大礼包”惠及更多群众。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和重庆市已将935家医院纳入互认范围,互认项目达到了161项。
此外,去年10月,重庆市医疗机构还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民医院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近日,重庆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之间的医疗合作也取得新突破,实现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为两地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患者49岁,男性,重症颅脑损伤,去年接受颅骨骨瓣减压术后持续呈昏迷状态,目前在哈密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1月3日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通过医生工作站,从市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上调阅了这名患者的头部CT等医学影像图像及报告,并给出了后续治疗意见。
这是渝哈两地首次实现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今后,在哈密市就诊的患者经过哈密市中心医院对接,到重庆市就医时无须携带传统影像胶片,医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调阅结果。
1月5日,患有先天性门静脉海绵病变的小热(化名)因病情危急,需要从哈密市转诊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医生在重庆市调阅了小热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做的胸腹部CT影像及报告,并紧急安排小热入院,成功救治了小热。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代茂利介绍,下一步,重庆市将把更多医疗机构接入“医检互认”平台,扩大互认检查检验项目范围。同时,逐步推进面向西部的检查检验数据互联互通和结果互认,为西部来重庆看病就医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文:健康报记者 段梦兰 特约记者 欧阳方怡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ZC1EN8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