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第一次写作文的经历。刚转到城里读小学三年级;我觉得语文挺难的,首先老师是外省的,具体不记得是哪个省份。她那流利的煲冬瓜对于我这个菜鸟,上语文课简直就是煎熬,要是被提问,更是半天说不出来,实在太蹩脚了。当然全班上下,除了外省的同学,本省的多是我这样的说一句话,白话过一遍,煲冬瓜蹦几个,不会的用白话凑,外加shi si分不清。说不尴尬是假的,但不止我一个就不尴尬了。
老师第一次布置作文,题为“我的——”,我一头无绪,绞尽脑汁都墨迹不出来一句话。于是去图书馆买了一本小学生作文类的书籍。
那时候就恨不得快点找个切题的篇章,一抄一交,完事儿。结果老师看出来了,罚我重写。我对语文更抵触了,那时候要说最溜的项目就是背古诗,三百首,一天一天积累下来,会的不少。就这样我的煲冬瓜因为天天朗诵古诗,日益长进。
可是,我还是害怕写作文,每次都为老师的批语难过很久,就是写不好,大概就是没有想过写好。
现在回想起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不够重视,对语文这个科目有理解上的偏差,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刚开始就没有竖立对这个科目的正向的价值观,导致之后不断偏航,最后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