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经历过众多荣耀的高光时刻,也曾遇到过人生中“最尴尬的15分钟”。
但也就是这15分钟,换来了25米的大型抛物面天线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叶叔华(摄于八十岁寿辰)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凭借对国际天文界前沿问题和发展的了解,叶叔华敏感地觉察到:天体测量的时代已经变了,如果再墨守成规,迟早要被世界所淘汰。于是,她前瞻性地提出必须要发展“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简写为VLBI)。
1974年叶叔华提议在中国建立三个VLBI站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海天文台VLBI项目正式上马,叶叔华为此四处奔走求助。虽成功解决了立项难题,但生产落地问题怎么解决呢?
VLBI所需要的抛物面天线至少要25米口径,而我国制造这样大口径天线的是当时的第四机械工业部,于是叶叔华又跑到那里去求助。
在那里,她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尴尬的15分钟”。
当她询问能不能建造一个25米的天线时,办公桌前的处长直截了当地回答她两个字:“不行!”随后便一言不发。
15分钟的沉默让叶叔华内心充满了尴尬与窘迫,只能怔怔地站在这位处长的办公桌前,当时的她,已担任上海天文台台长,也是我国首位女天文台长。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面对冷遇,叶叔华没有放弃。她的坚持换来了这位处长的回心转意,当处长再次询问叶叔华究竟要做什么时,叶叔华直接提出她要见部长。
第二天,叶叔华如愿见到了当时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王士光。王士光待人谦和,他在耐心地听完叶叔华的来意后,直接对叶叔华说“可以”。
叶叔华终于松了口气。
在当时,发展VLBI技术,也许对其他国家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正处在慢慢恢复的中国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口径25米的大型抛物面天线,不仅造价高昂,而且技术难度也比较大。正是由于叶叔华不顾一切的坚持,才使得VLBI技术得以在中国落地生根,为后来我国天文科研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叶叔华在上海佘山25米射电望远镜前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叶叔华是我国VLBI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从1973年在我国提出发展VLBI技术的建议,到2003年VLBI网二期工程通过验收,整整30年时间,一直是我国VLBI工程建设的主要负责人。
如今,从嫦娥系列卫星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VLBI网为我国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关键性贡献。上海天文台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等荣誉。
参考文献:
[1]经纬乾坤:叶叔华传[M].宁晓玉.2017.6
[2]叶叔华:坚持不懈,追赶前沿[OL].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4.7.19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