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马希达
我是一名整形外科医生。别人听到我的职业,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如何变得更美?”其实,我已经花了20年时间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刚入行的时候,整形美容专业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火爆。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帮别人变得更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记得我在外科轮转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30岁出头的女士,淋巴癌复发,来医院做淋巴结活检。手术是局麻,进行中我跟这位女士聊天,她听说我是整形外科医生,就开始不断地问我:“我手术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吃海鲜了呀?我会不会留疤啊?”她老公就在一旁坐着,一句话也不说。
我就跟她说:“没问题的呀,我们整形外科医生会先把你的浅筋膜层以及真皮层游离减张出来,在浅筋膜层的反折处进行缝合,然后缝合真皮,这时候,你的表皮其实已经严丝合缝了。我只需要再拿最细的线,比你头发丝还要细的线,将你的表皮轻轻一带,就完事了。如果术后恢复好,你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的。”女士听完以后特别开心。但是她坐在一旁的老公却哭了。我没有问,也没有再说话。
那天我缝得真的很棒,姑娘也是真的很配合,按照这种情况,她的术后伤口愈合会非常好。但是那时,这位女士的淋巴癌已经全身转移了,她可能根本就等不到瘢痕愈合的那天。她老公知道,其实她自己也知道。
我们怀着各自的目标进入了这行,然后发现,其实我们面对的患者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刚入行的时候,没有自己的风格,经常是有人拿着一张明星的照片过来,说:“我想整成这样。”我评估了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便做。10年前,我就遇到了一位来自南方的姑娘,飞了1000多公里,来到大连找我做眼部整形手术。那会,正好是流行“韩式双眼皮”的年代,姑娘的手术效果非常好,回去以后,她天天给我发照片,分享着焕然一新的喜悦。那会的我空前膨胀。
3年之后,我再次见到了这位姑娘。这时候已经开始流行网红风,她跟我说,她想把双眼皮改得宽一点,就像那些网红一样。我觉得哪里有点问题,但是又没多说些什么,再次答应了她的请求。此时风险出现了,无论一个人的眼睛有多大,它的眼睑结构都是相对固定的,只要是手术就会造成创伤和瘢痕,反复多次的手术,便会不断地放大这些问题,让眼睛变得越来越不自然。这次手术之后,她后悔了,并且对于自然感的执念也达到了顶峰。的确,她变得和网红照片上一模一样了,但是从此她只能够活在镜头和美颜相机的后面了。爱美之心吞噬了她,也吞噬了我。
从那以后,我转变了自己对美容外科的手术理念。是的,我还有机会弥补被审美风潮快速变换“划伤”的男孩女孩们。以前的我总是嫌手术不够多,现在的我,却开始不断地拒绝求美者的请求。我对她们说:“你已经很美了,稍微改变一下心态和生活,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何必非得借助我手里的这把刀呢?”
诚然,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权利。15年前那个明知自己时日无多,却依然要求体面活着的女孩;20年前那个一心想要飞得更高更远的我,又何尝不是在走着各自的求美之路呢?
对于什么是美,可能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答案,整形外科医生说了不算。但是对于什么是健康,怎样维护和保护健康,却是每一名医务人员都应当回答和勇于回答的问题。20年的时间不长,还不足以让一个医学学科从诞生走向成熟;20年的时间也不短,足够让一名整形外科医生从手中有刀走向心中无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马希达
编辑:张昊华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15Y2I5Y】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