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关于统计
你是否充满好奇?
别着急
你想知道的
“统统告诉你”
本期我们来聊一聊
热门话题
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
Q
众多统计指标中,哪些是分析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
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常常围绕四大宏观目标进行: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恰当处理这四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通过全面观察这四大指标,可以了解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掌握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
0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或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狭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GDP增长率可以反映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反映。从供给端看,主要参考指标有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包括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从需求端看,主要参考指标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
02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有时被称作长期均衡的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我国用来衡量就业的指标有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就业人员等。
03
物价稳定
作为反映社会总供求状况的“晴雨表”,物价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方面。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维护物价稳定,即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护币值稳定。衡量物价水平常用指标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了某一时期消费领域价格变动情况。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反映了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则反映了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是最综合、最宏观的价格指标。
04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可以系统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收支结构以及储备资产的变动情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包括三个基本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除了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状况时通常还会用到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等辅助指标。
我们以2024年为例,运用这四大指标来分析当年的经济形势。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是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从全球看,我国5%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名列前茅的,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从增量看,2024年我国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2024年CPI比上年上涨0.2%,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总体稳定。尤其是四季度以来,核心CPI涨幅连续三个月回升,12月份上涨0.4%。四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规模创历史新高;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你有问题
我来回答
关于统计
你还有哪些疑问??
欢迎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进行留言
热门问题将有机会
在后续栏目中得到解答哦
了解新书《统计热点问题解读》
获取更多统计科普内容~
点个在看统统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