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教书的前辈,他在我区的语文教育界颇有名气,他自身很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对学生也颇有爱心。当然,学生对他也挺有好感,尤其是班上的女生,经常来找这位语文老师畅聊人生。
看着这些孩子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坐在办公室的我深感惭愧:怎么我的学生和我就无话可说呢?同时,我也深深的感慨:如果我上学时能遇到前辈一样的老师该多好!因为那时的我,头脑里也有很多语文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来解惑。
之后,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休完产假后的我竟接手了前辈原来教学的一个班级。我们一人任教七年级的一个班级,所以考试下来,成绩自然会拿来比较。
结果,我班的语文成绩比前辈班的要好一些。我自己都感到意外,因为无论从教龄、资历还是实力来说,我都远不如前辈。也许因为成绩的问题,前辈开始注意到我。有时,我俩还会有一些简单的交流,他甚至肯定了我的某些教学想法。为此我很受感动,也因他的鼓励,我对自己的教学变得更为自信了。
不久,前辈荣升副校长。头衔越高,教学任务便越轻,但他还是兼任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前辈虽担负着学校的教研工作,但他自己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却一直不拔尖。这都是外人对他的误解,我所看到的是,前辈依然是那个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副校长、名师、教研组长,众多的身份里,学生遇到了他们他们最亲切的大哥,这是孩子们的幸运。这也是前辈让我最敬佩的地方。
不久,前辈便到教育局上班了,我也换了一个学校。有些新同事会偶尔问起前辈,有的还旁敲侧击地问我对他的印象,对此我一概不发表看法,因为虽然大家传说他只爱教研,却搞不好学生的成绩。但作为亲见者,我知道他的成绩不在分数上,而在他对学生的爱心上。
几年过去了,前辈依然活跃在语文教研的一线,带领许多优秀的语文人朝着语文的深处进发。我虽然不是教研团队的成员,更不是教研活动的受益者,但我佩服他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
一个师者,顶着别人的苛责,愿意抛却世俗的偏见,坚定地践行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率领新生一代不断地开拓创新,让更多的教育设想开花、结果,这样的教育举措,这样的教育坚守,难道比不过所谓的成绩与排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