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独角兽企业纬景储能日前宣布,公司位于广东珠海的锌铁液流电池“超G工厂”全面投产,年产能超6吉瓦时。
据纬景储能董事长葛群介绍,该工厂为全球首个投产的吉瓦级液流电池工厂,共有4座厂房及15条自动化产线。纬景储能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锌铁液流储能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今年3月,纬景储能完成了金额超6亿元的A轮融资。
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电池总装线时看到,机械臂正在作业,正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很少。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总装线自动化率达95%,有12道核心工艺实现完全自动化,不只总装线布置了机器人,整个工厂还规划了超300个机器人,目前已有近200个机器人到位。
“工厂现在的工人不超过100名,需要工人手工操作的环节很少,基本都是由工人控制机器。工厂对工人要求比较高,需要经过充分培训后才能上岗。”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自动化、数字化,工厂某个环节的人力成本节省了60%。机器人已能胜任工作,单臂抓举200公斤重物或吸取质子交换膜,精准度都可达0.1毫米。
工厂还采用液流电池脉动线(系统集成线),据介绍,这实现了液流电池生产全过程数智化,提升生产效率超24倍。此外,工厂推动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能在产业链协同、工厂各功能板块协同中发挥作用,提升整体效率。
“公司在江苏盐城的智能制造产业也有相仿的自动化率,后续计划投产的工厂也将保持这样的自动化率。” 该负责人表示。
纬景储能将在山东、湖北、江西、福建等地规划和建设多个电池工厂,推动锌铁液流电池产能从百兆瓦级迈入吉瓦级,通过大规模智能生产降低电池成本。
目前,储能市场已是万亿级的赛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曾表示,能源既要实现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可行、还要绿色低碳,这被称为“能源的不可能三角”。实现能源“可能三角”就必须结合储能技术,把新能源配上足够量和足够低成本的储能,与传统化石能源协调互补,才能健康发展。
纬景储能董事长葛群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到2025年,中国仅源侧储能设备的市场规模就将超过万亿(1.5万亿);到2030年这个规模将达到12万亿,呈现爆发式增长。
不过目前,锂电池储能约占新型储能装机的90%。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而液流电池储能仅占比1.6%。
区别于眼下主流的锂电储能,液流电池是一种利用两种或多种溶解在液体中的活性物质在膜两侧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装置。根据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的不同,液流电池又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等。
纬景储能所专注的锌铁液流电池,以锌铁元素为基底,纬景储能是该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有别于传统电池如锂离子电池能量与功率耦合的结构特点,锌铁液流电池由功率模块(电堆)、容量模块(电解液储供单元)与控制管理单元所构成。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锌铁液流电池目前还属于“小众”储能电池技术路线,国内仅有包括纬景储能在内的个别企业布局。
谈及选择该技术路线的原因,葛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通过储能来实现消纳。液流电池安全性极高,并且具备储能时长大于8小时、使用寿命超过20年等优势,被视为最适合长时储能的电池技术之一。”
液流电池要想走向大规模商业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
“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是发展储能产业的必由之路。”据葛群介绍,公司的降本目标是,未来三年内把储能度电成本降至0.2元左右,而锂电池的度电成本(充放1度电的单位成本)约为0.5元至0.6元,全钒液流电池约为0.3元至0.4元。
产能方面,葛群进一步透露称,除了广东珠海,公司还在山东、湖北、江西、福建等地规划多个锌铁液流电池“超G工厂”。
谈及液流电池和锂电池在应用场景端的差异化,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陆双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锌铁液流电池基于安全、长时、高循环次数这几个特点,适用于长时储能场景。“未来的长时需求不管是在源侧还是网侧,都会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储能市场对长时的增量需求比较大。”